中国传统风俗节日
—中元节—
1
中
元
习
俗
ZHONGYUAN FESTIVAL
中元节习俗主要有祭祖、放河灯、祀亡魂、焚纸锭、祭祀土地等。日本人盂兰盆节会跳一种名曰“盆踊”的舞蹈,类似于今日的Para Para。
泰国农历七月十五会举办水灯节,为逝去的亡灵祈福。在新加坡的华人地区中,还有特别的表演活动以娱乐鬼魂,称之为“七月歌台”。
中
元
渊
源
ZHONGYUAN FESTIVAL
中元节,是道教名称,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,佛教称为盂兰盆节。七月乃吉祥月、孝亲月,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、酬谢大地的节日。
七月十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。2010年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“中元节(潮人盂兰胜会)”入选,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祭祀节日之一,带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,孝文化是其精神内核,也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特殊的存在,它是中国人对逝去父母以及亲人表达孝敬、思念的重要节日。
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,中元节同时具备儒、释、道三家的历史渊源 ,此名源于道教,其节俗始于古代儒家秋尝祭祀的古老习俗 。
发展到宋代,形成了一日三节的形态,即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,道教祭地官,祈求定人间善恶,民间祭祀祖先、孤魂野鬼。佛教受儒家影响,设盂兰盆会,以超度历代先祖。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,又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注重孝道,因此中元节祭祖节俗得以扎根民间。
3中
元
意
义
ZHONGYUAN FESTIVAL
七月半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,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,一是发扬推己及人,乐善好施的义举。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,很有人情味。
七月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一种文化,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,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“慎终追远”思想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