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景百科 百科 写在中元节

写在中元节

在织着包 突然来了点灵感,只是一点 想着记自己的流水账,可是写什么呢? 写大姑交代给我今年的纸包都由我来写,我拖着拖着到初七前一天傍晚才动手却无从下笔,只能求助隔壁姥姥完又远程求助大姑…… 写放完鞭炮第二天扫的时候,发现隔壁狗子在鞭炮残骸中

在织着包

突然来了点灵感,只是一点

想着记自己的流水账,可是写什么呢?

写大姑交代给我今年的纸包都由我来写,我拖着拖着到初七前一天傍晚才动手却无从下笔,只能求助隔壁姥姥完又远程求助大姑……

写放完鞭炮第二天扫的时候,发现隔壁狗子在鞭炮残骸中留下了几坨“遗珠”

写送完祖后烧完纸的烟雾升空被高速路上的车灯照耀,仿佛他们以烟为形。

爸爸说:你看,祖宗们都走了。

写到现在还是流不尽的眼泪,这个不能写。

那就来写点还记得的习俗。

比如前一年有亲人去世那第二年就是初七接祖,没有的话那随便在初七至十五中间选一天烧包即可。

比如接的时候得在接的地方燃上两支烛三根香,再以钱纸引路回家,火不能断,回家时以鞭炮迎接。

接回家后便不能再去动供桌上的东西以及凳子,供桌上需有辣食、水果以及4样点心(更仔细的不清楚,只记录了自己听到的记得的),过了半小时我们来分食,尽管是晚上,但都会吃一点,而且有个说法是,吃了供桌上的东西胆子会变大,所以从小便会觉得供品尤为不同——神奇。

接和送的路上得穿长裤,不能穿拖鞋,大姑还叮嘱了句小心蛇,虽然附近很少见蛇了,但上次去外婆家的路上还是看见有条蛇从路中扭过,刚开始还以为是根飘带……毛骨悚然

接回家后香火是不能断的,入睡前多留个心眼,快燃尽了就续上,睡时点上盘香,大姑特意买的,可以燃一整晚,我还担心它烧不到早上,睡觉都还在挂念着,结果它很经烧,到第二天晚上都还在~

第二天也就是初八喝烧包酒,每一餐都是供祖宗先吃,并且当餐不能试味、偷吃,得等祖宗们吃完才行(刷视频看到了一个词“跨界饭桌”)

饭前饭后都是要敲罄的,大约等个十来二十来分钟,我们就可以开吃了。

饭后需要敬茶,好像这时就没有那么严的规矩了,也可能是没人走动就不必担心那么多。

再休整一会儿后便去烧包,衣箱、箱装的钱纸、包装的钱纸(又有家人包、客包还有大王包以及“合砂”)。

当天上午下雨,还担心下午不好烧,下午雨停,天亮得看不见火光,只有浓浓的白烟,我守了一阵,怕箱装的钱纸没有空隙不好燃烧,于是拨弄了几下。后一天听舅舅念了一句,大概是烧的时候不要去动~好吧,不知者无过,我只是想让它燃烧得更充分,烧尽了才能变成那个世界的钱啊

衣箱钱纸挨着但不摞一起,客包和家包也分开放,大王包和“合砂”(给孤魂野鬼的)放一边。

最近刷到网上很多中元节时的民俗,有句话“一簇簇火焰是对亲人的思念”。

崩溃了很多次,比如接回来的时候哭,烧包的时候哭,送走的时候哭,刚落笔写的时候又哭,当然,都是偷偷的无声地哇哇的哭

初七那天很闷很热,热得晚上睡不着的那种,初八下了雨,之后的天气也是一天比一天凉快。

还写,写最近的下雨天,写一到雨天就漏水重灾区的厨房,却无能为力,左接一桶,又接一盆,后来干脆放弃,等“灾后重建”。

吃着饭,阳光透过玻璃天窗从头顶洒落,又被扇叶打碎,变成了跳动的有点闪眼的调皮蛋。

还有挖土挖到蚂蚁窝,毁了它们的住所,它们便当场复了仇,争先恐后地密密麻麻的爬上我身,紧接着就是刺痛感,瘙痒感再然后的灼烧感,第二天开始溃烂……

身上莫名其妙的多了许多坨坨,不知道碰到了什么,大概也是蚂蚁?

是在织着包,所以又想到关于包的事,送出去那么多包,其实别人并不一定喜欢,但每一个都是自己的心血,所以一想到别人并不会珍惜我一针一针钩出来的包时就会揪心,所以每次告诉自己别乱送!但是每次又忍不住烂好人……

最开始想到的是:之前送了顺子一个饼干单肩包,上次去她家,看到她日常都有在背,让我感到我的包包是有价值的!不一定要表达多喜欢,就是平时有在用,而不是弃之如敝履的,我就很满足了~

实在不知道写什么,写的每件事情都不过寥寥几句,却也写了这么多,那就下次有灵感再见吧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全景百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tphoto.com/96625.html

作者: xunaa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